大徒弟一本正经地先回话了:我欢迎陈姐,一百个欢迎,就是看师傅决定。
小徒弟接着表态:我一百个欢迎陈姐来!
陈姐有些感动说:感谢两位小兄弟的热情与爽快,今天跟你们添麻烦了,忙了一整个中午,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哥端起酒杯,发话了:来来来,我们欢迎陈美女来店里指导工作,有我们做得不周到的地方,多提宝贵意见。干杯!
陈美女高兴了,一满杯一口干了,眨了眨眼说:指导说不上,就是来学习的。感谢你们师徒三人看得起本姑娘,以后,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就尽量开口,我绝不推辞,说到做到!
大哥提醒一句陈美女:可是你那婆家要是来店里闹事怎么办?
陈美女说:这个你放心,我跟那婆家原本就没有办理过结婚证,好在没有孩子,无牵无挂,我在他家做几年保姆,也是女佣人,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连一分钱的工资都没有拿到,只留下了家暴后的几处伤疤,他们还想怎么样?他们再敢来找我麻烦,我就跟他们——拼命!
美女把“拼命”一词说得斩钉截铁。
陈姑娘被接纳为大哥第二个女徒弟,中午喝了一些酒,略为表现出一丝丝的醉意。大哥作为师傅,也是店里的老板,叫姑娘先进去午休,暂时就躺大徒弟那张小木床,大徒弟跟小徒弟搭伙,也暂时委屈一下。
师傅安排了下午的活儿。今天是个好日子,揽下来不少业务,一大堆的衣料,都是近期要生产的原材料,红黄蓝白各种颜色,有纯棉布的,也有混纺的,还有的确良和的确卡等化纤材料的,其实化纤要占多半。当时农村流行穿化纤衣服,主要是化纤材料具有耐磨、不褪色,汗水不沁线子便于洗涤,用一点洗粉洒在水里,衣服浸泡几分钟就可以清洗,太省时省力了。这对农村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者老说,这些特殊材料就非常受欢迎。这就是时代的产物。
大哥主要负责衣服的第一道工序裁剪,每一件裁剪后用买来的画粉在布匹上写上姓名与类别,以免搞混弄错。大徒弟负责上机缝纫制衣,小徒弟负责熨衣服,钉钮扣等辅助工作。陈姑娘刚来就熟悉一下套路,先观摩,抽空踩一下缝纫机,协助小徒弟做些活儿。卖衣服的事以后重点交由陈姑娘来承担,在街上住了多年,对生意也应该有所熏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