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没有想到,这王姑娘也是带有几分浪漫的女性,居然提出:大嫂,你那么一说,我干脆今天就送你回去,你带我去看看那神奇的老井怎么样?

        大嫂爽快地答应:好呀,跟我一起上山,也好看看我们山上的风景呀?

        姑娘真开心了,从本子上撕出一张纸,用笔写了几行字,大意是我上山去外婆家看看,随便出去看看风景,饭做好了,我已吃过,你们回来自己吃。

        王姑娘光顾着完成学业,都好多年没有上过山,一路上所见所闻,感觉变化好大的。

        大嫂问姑娘:你觉得,你大哥一个男的,教一个女徒弟,平时方便不方便,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王姑娘觉得大嫂问这话有点奇怪,便说:大嫂,我这样跟你说,师傅教徒弟,就跟我们读书是一样的,不外乎就是学点知识,学点技术,还分什么男女呢?比如我们读高中,我学的文科,有大半学生都是女同学,七八个老师,只有一个女教师,你说这还有必要区分男女吗?哦,我想起来了,你觉得大哥教陈姐这个女徒弟,平时有什么不方便,或是不正常,是不是这个意思?

        大嫂被说服了,有些答不起来,便回答:不是,不是,妹子误会了。是我听说,你陈姐在跟街上那男子结婚前,跟你大哥定过亲的,你晓得这个情况吗?

        王姑娘立即解释道:大嫂多心了。我听老爸说过大哥以前跟陈姐定亲的事,那都是啥时候,不应该再翻老黄历。大嫂,你说是不是呀?

        王姑娘跟着大嫂累得满身大汗,终于爬上了最后一个山崖佛耳岩,来到红庙子垛口,两人坐在古庙遗址前的石级上,歇口气。他们居高临下,眺望清流河流域烟波浩渺的神秘景观。姑娘感叹道:这样的美景实在让人陶醉,今天这汗水太值了。

        《易》云:生不在庙前,死不在庙后。休息间,大嫂按照牛老师以前讲过的,大概跟美女讲述了这座古庙多年前被损毁的传言。以前这红庙子香火很旺的,香客不辞艰辛,从四面八方赶来焚香许愿。传说菩萨显灵,信众络绎不绝,香烟了了。可是,这庙前一百米处的佛耳岩边,居住了一户姓来的人家,男主人名叫来德瞬,身强力壮,胆子大,没有文化,一家生活困难,住的是茅草棚,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拮据难熬。有一天,吹来一阵狂风,把红庙子的天盖掀开了,瓦砾满地。木架结构摇摇欲坠,东倒西歪。庙前的来家也没有幸免于难,把草棚吹得七零八散。来德瞬是个胆大妄为的人,也是一个不信邪的男人。他看见红庙子都已经垮榻了,反正没有人管理,又正好自己家里缺木材砖块黑瓦这些建筑材料,干脆就把庙子里的材料往自己家里搬运,一家人都七手八脚忙碌起来,庙子空了,来家却由茅草铺变成了砖木瓦机构的新建住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