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高宗瞬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李相!我就知道李相你一定有办法!你可以去跟金人议和,对不对?

        “李相你快去想办法和金人议和,长江以北,朕都可以割让!进贡的银两绢丝也可以再加,只要你能谈成和议,那就一切好说!

        “否则,否则,朕,朕就……”

        他本想说,“朕就罢了你的宰执之位”。

        有这种想法也正常,在这位高宗皇帝看来,这些年他之所以一直让李浩当宰执,甚至屡屡忍耐李浩明显的越界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国的和议。

        可现在,金人竟然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和议,那己方又何必再遵守“不可以无罪去首相”的条款?

        可是,他支支吾吾了一番之后,还是没能说出口。

        因为时移世易,此一时,彼一时了。

        十年前,这位李浩虽然是宰执,可在朝中并无太多的势力,仍旧是齐高宗可以随意拿捏的臣子。

        只是因为他在议和方面确实好用,比较适合给自己背黑锅,所以齐高宗才一直重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