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发回来的奏疏,上面基本上都写好了皇帝的处置意见,没有模糊操作或者和稀泥的余地。

        王世雍虽然在吏部衙门,但外面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

        在朝中的官员们认为皇帝绝不可能一个人批阅这么多奏章的时候,皇帝那边也第一时间开始了行动。

        先是将原本属于两名宰执的奏章全都搬入了宫中,而后,就是从太学中选了几名没有实职,但才学兼优的学生。

        太学生,在齐朝的历史中,尤其是在靖平之变期间的历史中,是很有存在感的。

        之前请愿诛杀六贼的,就是京师中的太学生。

        齐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不仅仅只有科举。科举考试是针对所有平民子弟都可以参加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只有考中进士的才有机会正式进入官场,而举人、秀才,往往就只有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才做个临时替补。

        而太学,等于是有地方官学推送到中央的“保送生”。只要通过入学考试,在学校修够足够的学分,即使不用参加科举,一样可以赐同进士出身而入仕。

        当然,太学生也可以选择凭自己的真本事去硬考科举而入仕,这种就属于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牛人了。

        当年王文川就对太学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也去太学等地讲学,很受学子们的欢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