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则史料并没有记载“乐奏”这两个字,只是说在席间诸将和士兵皆哭,所以才让楚歌感到迷茫,认为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但现在看来,如果这第二则史料记载的是真的……

        那么这个“乐奏”,极有可能是让“将左以下皆哭”的一个关键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乐奏,是什么乐呢?

        楚歌又从另一则史料中找到了答桉。

        这一则史料是来自于梁朝初年,梁高宗在位时期。

        “三年七月,上(梁高宗)在九成宫咸亨殿宴集……”

        这段史料记载,当年梁高宗在咸亨殿设宴,而乐曲奏响,此时有太常少卿上奏说:《破阵乐舞》是宣扬宗祖盛烈的曲子,自从先皇(梁太宗)驾崩之后,便不再吹奏,是因为担心陛下听到此曲因怀念先皇而感怆,臣在乐司任职,认为此时应当奏《破阵乐》,发孝思之情,与天下同乐。

        于是梁高宗深以为然,令奏《破阵乐》。奏罢,“上(高宗李治)欷歔感咽,涕泗交流,臣下悲泪,莫能仰视”。

        终于,一直被遮掩的谜团,在楚歌的面前展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