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可汗为什么会希望议和、退兵?

        因为在他看来,于公于私,这都是最好的结果。

        于公,他完全不认为突厥人此时能打赢秦王。

        突厥人并不知道秦王的虚实,之前五陇坂上退兵,其实已经是被秦王逼得退了一步。

        如果这段时间过去了,让突厥人回过味来,他们可能就会明白梁军是外强中干。否则,为什么突厥人退回大营之后梁军也不敢做什么?

        而就在突厥人回到营中,暴雨滂沱,他们准备入睡的时候,秦王带着梁军在暴雨中急进,做出一副要在这种极端不利情况下与突厥人玉石俱焚的姿态,自然是让突厥人上下震恐。

        他们并不知道秦王到底安排了什么样的后手、做了什么样的准备,也不知道秦王是从何而来的自信。

        但这种强硬的姿态,已经进一步强化了今天白天在五陇坂上感觉。

        那就是:秦王完全不惧怕与突厥人全面开战,甚至胸有成竹,就等突厥人先给一个由头,他就要动手了。

        突利可汗受到的惊吓远比颉利可汗要大得多,毕竟秦王带兵先扑向了他的营帐,俨然是要拿他做突破口的意思。

        于私,突利可汗也不认为应该与秦王开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