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关系,因为薛举的死期已经确定了,就是下一个辛己日。所以即便薛举那边的将领们误解了,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也会更加强烈。
至于“梁胡郎”,这是当时薛举帐下的一名将领。
按照原定的历史发展,秦王十一月第二次征伐时,薛举已经死了,他的儿子薛仁杲领军。
双方一直相持了六十多天,薛仁杲的军队粮食吃完了,这个梁胡郎是第一批前来投降的有名有姓的将领。
由此可见,梁胡郎应该是这些将领之中,本就不太服薛仁杲、并对这场战争持悲观态度的人,而且他的军中地位不算低。
把他写在谶言上,可以进一步分化、瓦解薛举军中的向心力和士气。
写完之后,李鸿运派这些将领们率游骑兵偷偷地将这些丝帛缠在箭失上,射入薛举的营地中。
只是少量地射肯定没什么太好的效果,传播不开。
所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李鸿运逮到机会就让人去射箭,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射箭,确保这个消息能够快速地在薛举营中传开。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