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望向一旁的陶宗颐问:“多少?”

        陶宗颐笑道:“换算成文字大概四千多万,也就是四百多部。”

        “听听!这就是科技啊卫sir,一个硬盘四百本书,十个硬盘几多?”

        翟远对卫亦信咧嘴笑道:“分分钟盖过香江大学的图书馆,你话有冇节省纸张?”

        卫亦信乜眼望着翟远,不以为然道:“一台电脑几万块港币,不谈便携性,成本比书可贵太多了。”

        “所以说啊,做人要拥抱时代,大东电报局没有在香江做起宽频业务,连你这位港督都不了解今时今日科技的进步,以为现在还是前几年硬件起步的阶段?”

        翟远笑眯眯说了句,指着电信公社的机房说道:“南韩用UUCP协议搭建的互联网,现在主要流行的范围位于各大高校当中,信号传输速率60KB每秒……老陶,你来举个例子。”

        陶宗颐再次说道:“如果我们继续用刚才四百本图书来做比方,60KB每秒的传输速率,理论上传输四百本图书大概只需要花费两分钟时间。”

        翟远接茬说道:“即是话,只要在南韩信号基站的辐射下,无论你跟我距离多远,我只需用两分钟就能把这四百本书送到你面前。”

        卫亦信闻言皱了皱眉,这显然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

        实际上英国也有互联网,且仅仅比东洋迟了一年时间,是使用ColouredBook搭建的联合学术网,但英国鬼佬对这方面的热衷程度,明显比美利坚鬼佬更低,此时NSF已经在美国建立了五个超级计算中心,大英还在左右摇摆,在这场互联网协议大战中,纠结着究竟是使用欧洲推行开放的OSI系统协议,或者美利坚的TCP协议上左右摇摆。

        “《龙珠》的作者鸟山明前几年画完手稿,需要开车十分钟去编辑部送稿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