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会见
1990年,蔡松林和连纵横,招揽许家强之永胜、张国忠之艺能、曾智伟之好朋友及银都机构等多家香江制片公司,稳定圈中人脉,以宝岛八大片商之一的身份,正式进军香江电影圈。
其时,蔡松林以商业片为主导,彻底放弃宝岛制片形式,突出香江影星号召力,全成本投资港产片,进而捧红刘德桦、周星池、陈可辛、王嘉卫等导演演员,香江电影除了本土三大院线之外,其余独立电影公司八成以上,均有蔡松林之资金入驻,在八大片商中亦独占鳌头。
但在1988年的今天,蔡老板虽已凭帮派大哥、娱乐大亨的身份积累身家亿万,在宝岛声势颇雄,却仍不够格进军香江,更未够班被冠以后世内地娱乐圈所谓的‘宝岛资本’衔头。
宝岛今年方才宣布废止沿用多年的《动员战乱时期国片处理办法》规定,却也仅仅是消除了自由总会的影响力,允许香江和宝岛两地之间的电影文化往来。
而与大陆的对垒铁幕,尚需看这一届话事人,能否与陆方达成‘共识’,最终形成以‘宝岛投资、香江制作、内地拍摄’的合拍片模式。
商人想起势,始终离不开时局更迭,一道政令、一则通告,分分钟造就或覆灭一批蔡松林这种资本大鳄。
如果没有翟远的九一娱乐搞风搞雨,蔡松林仍可以继续做他的娱乐教父,依靠这套合拍片模式纵横江湖十余载,直到日后一部《未来警察》扑街,内地观众不再吃合拍片这一套,方才逐渐退场。
坏就坏在现在多了个翟远,搞个‘新自由总会’出来横插一脚,还是在香江这种特殊的地方。
怎么个特殊法?
就是你在其他地方搞这种机构,官方有关部门肯定得上门谈话,可现在的香江鬼佬不管事,内地和宝岛又管不了,‘新自由总会’成了名副其实的三不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