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厂商最初推出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无论是电池,还是电机、电路控制技术都非常不成熟,仅仅是抢先在限摩的一线城市占据市场。
电动自行车最初投入市场可能仅三五万辆产品,但价格昂贵,技术又严重不成熟,品质显得很低劣,在几个一线城市,给消费者留下很差的印象。
因此,在东洲厂商推出相对成熟的电动自行车产品之后,虽然在行业内快速将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但整体市场发育还是偏慢了。
九九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突破八十万辆,东洲占到四成,但东洲已经有大大小小四十余家电动自行车厂,每家分摊下来,销售额远没有想象中来得那么高。
当然,张殷彪要是满足赚点小钱,一年也能赚一两百万的利润。
不过,张殷彪他创办的绿鸿科技,坚持走品质路线,不仅对零部件以更高的代价精心挑选,在工艺设备上投资也比较大,还坚持做产品技术开发,在产能与市场双双取得突破之前,财务数据肯定好看不到哪里去。
绿鸿科技这两年单纯看财务数据,都还是小幅亏损的。
萧良最初拟定的养蛊计划,只是要保证东洲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处于一个持续扩张、技术不断完善、提高的状态之中,却是不会管到底哪几家电动自行车能活到最后。
张殷彪前期既要防止劣质产品有可能做砸了品牌,又在市场开拓、产能扩张以及技术投入等方面保持好平衡,小心翼翼的控制好现金流,优先确保绿鸿能活到市场高速增长期,也确实有些艰难。
张殷彪将绿鸿科技近来的一些情况,说给萧良、钱少斌知道,笑着问道:“萧总要跟我聊什么?是不是看我混得太惨,准备支持我一把?”
“我之前说过,你自己创业,要是资金上需要支持,随时可以跟我开口说,找盈投控股也一样,”萧良问道,“你却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这茬,现在我要投资绿鸿,你乐意接受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