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让小周上东洲工学院的网站,能不能找到这孙子的署名论文,”韩振亚从周亦陈手里将打印稿粗略翻了翻,说道,“没想到有这么厚!谁有耐心看这么东西啊?我也看不懂,都是专业名词,我都后悔了,这得费多少油墨钱。”

        吴东疆笑着将打印稿接过来,说道:“我看看……”

        这点时间,吴东疆哪怕是专业出身,也不可能从头到尾细看。

        他接过打印稿后,视线就先往摘要部分扫过去,看了两眼,眉头就大皱起来,又快速翻看了几页,就拿起随身携带的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钱工,你在办公室吧?你现在立即登上东洲工学院的学校网站,搜索它们最新一期学报刊侠的两篇有关合成石墨的论文,第一作者分别是萧良以及沈奕、邵芝华,通讯作者是王驰鹜、蔡春。你联系马国福、朱畅立刻到你办公室,好好看看这两篇论文……”

        “这两篇论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韩振亚看到吴东疆放下手机,惊问道。

        “不可能,不可能,这两篇论文写的东西不可能实现,”吴东疆摇头说道,“石墨存在微观晶格缺陷,层间作用力太弱,导致倍率性差,不是简单的物理改性就能克服的——”

        见大家不理解,吴东疆简单的解释道:

        “就是石墨的微观原子间,塞不进太多的电子,导致作为电池负极进行充电时,能充进去的电子数量少,整体表现就是电池能量密度低。国外研究这一块有好些年了,在这些方面早做了无数次实验,要是能够克服,早就出成果了。真要拿石墨去做锂电池的负极,电容量比镍氢电池都高不到哪里去,又怎么可能比碳微球高这么多?日本当年为什么舍弃石墨,而用工艺这么复杂的碳微球负极,难不成还没有研究透石墨材料?”

        “啊?”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以及温骏他们都不是专业人士,听不懂太多的专业术语,一头雾水的问道,“吴书记说姓萧的论文瞎写,以致其他地方发不上,只能发东洲工学院的学报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