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国内自六七十年代以来最早一批发展集成电路的努力,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所淘汰,贺新勇等老一代微电子学者也无法适应最新的集成电路研究开发需求,但无论是披荆斩棘,还是为后来的集成电路培育了新生代,萧良不管怎么说,还是会给予应有的尊敬。

        只是今天贺新勇有些不想放过萧良。

        取餐回来坐下,贺新勇就当着一桌子的人面,声音洪亮的夸赞梁铭章、吴近等人,在集成电路上的学术造诣很高,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高端学术研究型人才的空缺,与星视一定能带动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迈入一个全新、令国人瞩目的台阶。

        贺新勇恨不得将下午准备的发言,先一股脑的在餐桌上说出来,临末才想起来梁铭章、吴近很可能还不认识对面的萧良,才帮着介绍:

        “这位是蜗巢科技的董事长萧良,也是我们秣大的博士,他在学术研究上造诣很深;你们以后有机会要找萧良多交流交流。蜗巢科技在科技研发上投入也非常慷慨,但与星视相比,稍稍缺了一些向最尖端科技挺进的决心跟雄心。没有站到高精尖科技的潮头,勇搏激流的勇气,是看不到最美丽风景的。”

        蜗巢科技在秣陵高校群体两极分化严重的评价,在座大部分人都是清楚的。

        大家都朝萧良看过去,很想知道他要如何回应贺新勇绵里藏针的话。

        “是,是,贺教授教导的是,不过,贺教授对我们蜗巢科技要求也不能太高啊,”

        萧良很随意的笑道,

        “蜗巢科技从东洲这个旮旯地方发展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先老老实实从最低端做起,才符合我们的特性。我们跟星视起步就具备最前端的国际视野,出手就能招揽到国际最高水准的领先人才为其所用,不好比啊!就拿我最早创办的南亭集团来说,管理层最高学历还是一所野鸡大学的研究生,也有且仅有一位;剩下的大学学历占不到一半,高中及中专学历占一半还要多些。我要是带着这些人,一开始就想着去搏高精尖科技的潮头,罗省长、韩书记、张市长会不会批评我太好高骛远了啊?”

        萧良这番话也是绵里藏针,但大家又觉得回应很好,有点不亢不卑的感觉,理所当然觉得星视绝对就是要比蜗巢科技站得更高、更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