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三项公开专利信息的基础上,再对照之前的技术拆解,郑仲湘确认了蜗巢科技确实已经掌握了领先一代的液锂负极技术;可能还有更多的专利,很多信息还在十八个月保密期限内。

        不过,在这一领域更深层次的理论性研究文章,他们还没有看到,就觉得有些奇怪。

        当然,蜗巢科技也不应该再在合成石墨负极领域刻意隐瞒什么了,毕竟在真正高水平的研究人员那里,有这么多公开性的技术信息以及实物,理论推导早就不是什么障碍了。

        “水平有些低,不太拿得出手,月初就发表在东洲工学院的学报上了,”萧良说道,“郑先生感兴趣,我下午安排人送两份过来。”

        郑仲湘真是想翻白眼。

        虽然锂电池市场还很小,星源时代市场占有率跻身全球第一,月销售额也仅有七八千万美元,但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随着笔记本便携的意义被重新定义,随着数码相机、随身听等便携式较高功耗电子产品日益普及,锂电池的意义也在被市场、被社会重新审视。

        单一个负极技术,就能将锂电池容量提高到20%,可以说是跨越式的突破。

        其理论研究文章,不要说发任何顶刊都会像推开自家门一样轻松,甚至都可能入选年度论文,获得一些很高层次的科学奖励。

        这孙子竟然发东洲工学院学报上了?

        也难怪他们这段时间没有注意了,很可能东洲工学院学报影响力太低,都没有进入香港大学的科学信息索引数据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