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意李世民这三个选择中,李善道认为的“上策”,他不选,“中策”,亦即先收复晋阳,他也不选,三策之中,他独独选了最为冒险的下策。这实在不免的,就令李善道诧异了。

        “也许,这就是李世民,而不是别人的缘故?”李善道早上接到这道军报,反复酌量之后,实在找不到李世民为何会选择此策的合理解释,也只好把之归结为可能是因为李世民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所以他的选择,是自己这个“中人之姿”一时难以理解。

        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

        李世民既然做出了这个选择,反正就“唐军有可能会从文城郡渡河”的这个可能,己军也已经做足了准备,则就按李世民的这个选择应对就是!

        屈突通、刘黑闼等对李世民的这个选择,也是有些吃惊的。

        刘黑闼啧啧说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离石不选、龙泉不选,偏选从文城渡河,李世民倒是胆气十足,浑未将咱老子们看在眼里。”抚着胡须,咧嘴笑道,“郎君,那咱老子们便让这孺子知道知道我军的厉害!入他娘,随便他从文城渡河,在他眼皮子底下,咱将霍邑攻拔!”

        一人拍案而起,请战说道:“甚么鸟东西!选从文城渡河,当俺等是软柿子么?大王,小奴请督本部,明日为攻城先锋,为大王将霍邑攻克,然后转击李世民,他妈的,擒其来献!”

        请战之人,高延霸也。

        李善道按了按手,叫他坐下,说道:“李世民选从文城郡渡河,虽有点意料之外,但我军对此也已有备,霍邑,当然还是接着攻。至於转击李世民,且待攻下霍邑再说。当下之重,是须进一步加强汾西、正平、龙门、昌宁一线之戒备,并及临汾,亦当增强守备,以保我军后方不失。”诸将脸上看了一遍,选出了高曦,令道,“沐阳,比与汾西等地,临汾最为要害,你引你部今日出营,还赴临汾,接管城防。李世民入境文城郡以后,若攻临汾,务坚守之。”

        高曦起身接令。

        汾西是霍邑西北边的一个县,顾名思义,此县在汾水以西,因得此名。这个县位处在鼠雀谷的西南面,前文所述的那三条连接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通道,鼠雀谷驿道、千里陉、统军川中的千里陉,就在此县境内。兵到霍邑前,李善道就分兵一部,袭攻汾西,已将此城夺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