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士及尚了杨广的长女南阳公主,不但轻忽宇文智及,面对他这个大哥时,以往也常有疏离之感,这是一个原因。宇文智及打小顽凶,好与人群斗,所共游处,皆不逞之徒,相聚斗鸡,习放鹰狗,初以其父之功,赐爵濮阳郡公。蒸淫丑秽,无所不为,其妻长孙氏,妒而告宇文述,宇文述顾及家门名誉,虽为隐匿,而大忿之,纤芥之愆,必加鞭箠,唯宇文化及每事营护,宇文述恼宇文智及的不争气,至再三欲杀,总是宇文化及辄救免之,由是,宇文化及与宇文士及的兄弟关系,也就因而越来越相亲昵。这是另一个原因。
——要说起来,用后世话说,宇文智及也算从小缺少父爱。宇文述痛恨他到什么程度?宇文智及曾经劝宇文化及遣人入蕃,私为交易,事发,当诛。却宇文述述独证宇文智及罪恶,而为宇文化及请命。最终杨广看在宇文述过往的功劳上,才两个都免死了。又宇文述将死时候,还说宇文智及凶勃,必破其家。对这个老二儿子,宇文述当真是到死,都一天好脸没给过。
且也不必多说。
只说既与宇文智及的感情更好,两个弟弟不同的建议,宇文化及自就更倾向宇文智及。
因而,面对宇文士及的再次进劝,宇文化及却主意已定,只是摆手,说道:“三郎,你的顾虑,我明白,但阿奴言之甚是。咱们招降窦建德等,未获成效,现如今,反被李善道散播谣言,乱我人心,若不果断反击,局势只会愈发不利。决战此议,我意已决!待与唐奉义等议过,便立刻调动兵马,南下进战,务必一战克胜,让李善道这田舍奴知知我等兄弟的厉害!”
宇文士及见状,知再劝无益,只得不再多言。
便宇文化及传下命令,召唐奉义等人回帐,商议底下的决战。
等唐奉义等回来的空儿,宇文士及犹豫片刻,问宇文化及说道:“阿哥,与李善道决战此事,关系重大,干系到了我一军之成败。弟之愚见,要不要先奏禀陛下?”
陛下也者,杨坚之孙、杨广之侄杨浩。
杨浩在隋的宗室中,本就比较边缘。
其父杨俊是杨坚的第三个儿子,杨广的同母弟。开皇二十年,杨俊被其王妃、杨浩的生母崔氏毒杀了,群臣以为“《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贵既如此,罪则可知”,因杨坚降旨,将杨浩废黜,不让他继承秦王之位。直到杨广继位,杨浩才得以重新继承了秦王的王爵。可在杨玄感作乱时,杨浩时任河阳都尉,宇文述率兵讨伐杨玄感,到河阳时修书於杨浩,杨浩遂诣宇文述营,共相往复,结果,他又因此被有司劾浩以诸侯交通内臣,坐废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