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阵宇文智及部兵马,以关中骁果为主,配以江淮兵。命令各阵出战的鼓角声适才响起后,各阵出兵的速度有快有慢,前进的速度也有快有慢。此际望去,只见这五个出战的锐阵,如五支离弦的利箭,以前后不一之势,分布野上,射向汉军五阵的阵前,尘土飞扬,气势汹汹。
前进速度最快的是攻向郑智果、冯金刚两阵的宇文智及军前锋。
敌我阵间的数里距离,转眼即过。这两个前锋锐阵,在汉军强弩射程的边缘暂停下了脚步。后排的盾手前移,巨大的橹盾轰然落地,层层叠叠,筑成移动的铁壁。盾隙间,无数弓弩寒光闪烁,直指前方汉军冯金刚、郑智果这两个相隔五里,互为犄角的军阵。
今日此战,因为宇文化及部的主力在城北,故而出兵最多的仍是城北,但如前所述,其实今日宇文化及进攻的重点,却是城东。他的整体战术是,先借窦建德、高雅贤的叛变,将城东的汉军击溃;随后,趁此胜势,再向城北、城西的汉军发起全面的进攻。
而又如前所述,城东这厢的战场,宇文化及制定的具体进战部署,是为先佯攻郑智果、冯金刚两阵,以此调李文相、王君廓两阵支援,待李、王两阵,主要是李文相阵分兵,以及窦建德、高雅贤临阵作乱以后,再起伏兵,集中兵力,转向主攻作为城东汉军主将的李文相阵。
这叫做“射人射马,擒贼擒王”,将李文相阵击溃后,再接着扩大战果,以求城东之全胜。
故而,首先“佯攻”的郑智果、冯金刚两阵的宇文智及军的这两部兵马,某种程度来说,实际上是相对重要的。至少,这两部兵马需要先郑智果、冯金刚两阵的阵脚攻动,使其处於下风,方能诱使李文相、王君廓分兵驰援。又因是,攻击郑、冯两阵的这两部兵马,实为精锐。
两部兵马,均是宇文智及从关中骁果中选出的敢战营头。
攻击郑智果阵的此部兵马的带队军将名叫元烈;攻击冯金刚阵的名叫贺兰敏。这两人都是将门之后,从前朝时,其父、祖辈就在军中效力。两人而下俱为一部骁果之主。
贺兰敏所率之部的进速,比元烈部又快了一点。
他转望了下右边的元烈部,见元烈部盾牌成墙,也已做好了攻击的预备,就不再拖延,按刀下令,命令本部立即展开攻势:“传令,砲车抛掷、弓弩引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