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取出稿纸,众编辑一瞧,咦?这次不写香港电影,改写音乐了?再看行文,用词皆是夸赞,极尽称颂,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第一篇,第二,第三,别搞乱顺序。”“放心,我们知道你弄人都是循序渐进的。”“我这可是夸人!”

        “都一样都一样!”

        陈奇走了,编辑乐呵呵的讨论,他发表了文章,报纸带来了销量,乐坛得到了赞美,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次日,许久未见的陈奇专栏更新了。

        他一反常态的没有谈论电影,而是说起了音乐:

        “东方公司81年驻港,经营2年多,在各方亲朋的关照下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绩。

        年初,公司成立了音乐部门,在大陆发了两张专辑,一张销量刚破200万,一张仅有80万,成绩平平,不足为外人道也。做音乐是出自综合发展的考量,是公司战略重要的一环。

        大陆10亿人口,有最大的华语市场,音乐的环境比电影宽松很多。我们可以引进海外音乐,与港台歌手合作录制专辑发行,也有版税分成。

        前不久主动投诚的台湾音乐人侯德剑,正在为大陆一个歌手制作专辑,版税分成超过了10%。

        香港现在流行粤语歌,但粤语歌也有市场,广东人口5千多万,是香港的十倍。国语歌更不用提,我听说香港歌手往往会出国语专辑,面向台湾和新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