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还在喋喋不休

        二战时候,英法大部分工厂,还是执行的工人从头到尾负责的制度。

        流水线,只是美国人发明以后,德国人接受着了这样的生产方式。

        国内基本上还是沿用的英法的工厂管理制度。

        这样的老制度有一个好处,比如做一个零件失误了,产生了误差,可以用修改与之配合零件误差的办法调整,从而使得有一些工作失误产生误差的零件不需要报废,可以使用。

        但是换到流水线作业就不行。

        所有的零件,必须要统一标准。

        英法资本也知道流水线作业提高效率后对企业明显的好处,但是没有革新。

        就是因为企业转变工作方式的难度很大,降低了那些高技术骨干工人在生产的绝对地位,容易引发工人的抵触,甚至效仿苏俄。

        庆丰厂是转产,之前从来没有生产过枪械,大部分工人几乎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江向阳在庆丰厂推行的制度更为严苛,除了零件标准的统一,零件加工的程序,也根据庆丰厂技术最好的老工人程序为模板,标定了出来。

        要求每个工人加工每一个零件的程序,步骤,都必须一模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