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BBC这,又是什么密切和克里姆林宫联系,林燃心想,我是和克里姆林宫联系过,那也是在60年代的时候,还是由科罗廖夫当中间人呢,我甚至还直接见过米高扬呢。

        作为四位获奖者里,咖位最大的,林燃压轴发言,还给了他一点时间缓冲。

        等到他的时候,林燃确定了一下连接完好之后,直接开麦,先用中文致谢,“首先感谢能把菲尔兹奖颁给我,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养育了我,同时我要感谢哥廷根大学的西格尔教授,尽管他已经仙逝,但我在学习数论的过程中,看了很多他写的论文,那些论文给我汲取了很多的养分,他对我而言不是导师胜似导师。

        最后我要感谢交大和石溪分校,二者都给了我一个良好的、自由的求学环境,让我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也许这中间有病毒流行的缘故。”

        本来林燃就只想说这么多,毕竟菲尔兹奖对他而言又不是第一次,早就习惯了。

        玛丽娜作为数学家还这么容易被BBC给蛊惑,然后在颁奖典礼上扣这么大一顶帽子给他,你数学家也没智商,信BBC吗?

        随即林燃无缝切换到俄语:“现在我要回应一下玛丽娜女士对我的指责,我估计她的指责是源自BBC的报道,我想说BBC的报道通篇都是建立在虚假、臆测和幻想的基础上,因为很显然,我如果真的要和克里姆林宫沟通,我不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需要叶琳娜在中间扮演翻译的角色,我想我的俄语应该娴熟的和俄国人没有区别。”

        芬兰赫尔辛基现场,俄语不算小语种,在芬兰,有很多老一辈的都略懂俄语,包括玛丽娜自己,她成长于苏俄时期,那就更懂俄语了,她能够明确分辨出,对方的俄语非常之标准。

        而在BBC的报道中,明确提到了叶琳娜扮演桥梁,充当了翻译的角色。

        “其次,我想说,会俄语也不代表对俄国有好感,又或者是要和俄国合作,单纯是因为我大学母校的课程表上有俄语这门课,作为专业课程,我想我学的还不错,为了避免后续像BBC这样的低劣媒体再因此给我扣上不存在的罪名,我解释一下。”

        然后林燃切换到德语:“如果说从兴趣的角度,我从卡尔·西格尔教授进而了解到了哥廷根学派,孪生素数猜想也是哥廷根学派希尔伯特教授世纪之问中的一个问题,加上高斯的存在,我可能对德意志更感兴趣,我想从精神角度来说,我应该是哥廷根的传人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