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对于判词倒是没有太深入的研究,但他家里同样有着大量的应用文集可供参考。而且除了制科试书判拔萃科以外,大多数时候判词的文笔并不需要追求多么华丽,基本文理通顺、表达无误即可。

        所以他在看过判题之后稍加沉吟,而后便提笔作判,不多久三道判题便都回答完毕。再看其他进士们,也都陆续答毕搁笔,等待收卷。

        在将诸考生关试试卷收起之后,席豫便又说道:“诸君学有所成、治艺端庄,为国学、州县贡士入朝,经试之后登科及第,而今更历关试,自此以才献国、身非己有,且入本司以录解状、簿书,领受敕牒、自此归铨!”

        众人闻言后全都精神一振,在历经坎坷磨练之后,他们也总算是等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刻!

        于是他们一行便又跟随在席豫身后,再次返回吏部本司,站立于阶下排队登堂自叙乡贯出身以造解状簿书。

        所谓的解状簿书就是官员的身份籍册,这些资料将会收入到吏部南曹,分门别类的收存起来,等到铨选的时候再进行检阅、挑选符合选官资格的人参加铨选。

        刚刚升任吏部郎中的严挺之亲自坐在堂中,主持为他的这些门生造官籍。

        “京兆府贡士张岱,本河南府河南县康俗里人士,丙寅年取解京兆府试、以京兆府试第一人贡士入朝,越明年入参吏部考功司贡试,丁卯年甲科第一人及第……”

        在资料书录完毕后,便有吏部的官员入前唱名讲读,旋即便又向张岱问话道:“丁卯年前进士张岱,于此注籍可有异议?”

        “下官无异议!”

        张岱闻言后先是连忙回话道,同时心内又不由得暗叹一声,这就成前进士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