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倒是不排斥幸途以进,可问题是眼下正途就有一个难得的机会,当然还是得走大道正途。

        崔日知眼下叮嘱自己的也是真东西,太常寺尽管职权范围比较广泛,管理的人事也比较多,但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搞好典礼礼乐。其他的事情无论做多少,都只是事务性的内容,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多谢大卿赐教,下官一定谨记教诲,尽快熟悉编演雅乐篇章。”

        张岱连忙又向崔日知深揖道谢,然后两手接过他给自己挑选的那些优秀的太常雅乐篇章。

        当他略一翻看这些篇章标题,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张说所领衔的集贤书院所编拟,太常寺本署编写的也有,诸如前太常少卿贺知章等。

        这让张岱越发坚信自己这是一头扎进舒适区了,他爷爷留下的这些荫泽真是让他感受不到一点外边的大风大浪啊!

        张说一代就已经给子孙奋斗下了如此丰厚的荫泽,那些传承数百年之久的世族人家又占了多大的便宜也可想而知。

        他们与寒门子弟仕途难度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就这还逐渐的被时代所淘汰,可见搞小圈子精饲料猛喂出来的也都是流水线上的残次品,看着似乎膘肥体壮,但却不具备长期的竞争力。

        张岱一边欣赏着他爷爷奋斗出来的荫泽,一边感叹名门多废物,自己还是得主动进行更多更艰巨的挑战,才能避免被这安逸的仕途所腐化、最终沦为啃食冢中枯骨的庸碌之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worldbookday10.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