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本名隆庆坊,是当今圣人潜邸所在,后来围坊造苑成为如今的兴庆宫,在开元十四年又占用了胜业坊等一部分坊地再作扩建,但是面积相较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仍然远逊。

        圣人自开元十六年自大明宫搬来兴庆宫上场办公、处置国事,使得这座南内成为大唐新的权力中枢。

        但是由于兴庆宫规模限制,也并没有将皇城百司全都挪到兴庆宫中来,只有一部分供奉官随驾至此,而中书门下宰相们则在大明宫办公,九寺等闲司仍留太极宫皇城,搞得整个朝廷百司四分五裂。

        如张岱这种身兼诸职者,更是每天都要奔行于三大内之间,骑术都变得精湛起来。

        如今的张岱,除了本职太常协律郎、兼职左拾遗内供奉,同时还领了一个翻新曲辞使,这个使职也是简单明了,就是汇同太常、内外教坊等乐官翻新改编乐府各类陈旧不合时宜的乐曲。

        诸官职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左拾遗。

        张岱来到兴庆门前验明鱼符后便进入了兴庆宫中,除了后世比较著名的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之外,兴庆宫中还有不少其他的建筑,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兴庆殿,这里是举行盛大朝会的场所,而皇帝日常则在勤政务本楼办公。

        至于张岱等供奉臣员,则主要都在兴庆宫西侧翰林院中等待皇帝召见。

        如今的翰林院还不像后世那样拥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政治职能,里面担任供奉的主要是琴棋书画之类的艺能人才,诸如画圣吴道子之类也都供职其中。

        张岱来到这里惯例签到之后,还没来得及去各院里溜达溜达,便见到与他同署供奉于此的左拾遗袁瓘正在收拾东西,于是便笑问道:“袁拾遗欲何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