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综合其他 > 祸害大明 >
        回到西厢房时,发现徐妙云一身素衣伏在案前在写东西。

        瞥了一眼,居然是商业发展计划。

        这年头勋贵和官员门下都有生意,但一般由府中管事打理。于是他好奇道:“妙云可是有从商之意?”

        像徐妙云这样平日能查查账本是已属凤毛麟角。

        她抬头说道:“妾和姐姐商量后有一想法,我们秦王府虽然远没有在藩地自由,但留京亦有京城的好处。那便是商业发达、消息灵通。不少行当大有可为,若是咱们能掌握一半产业就等于握住了京师的命脉。”

        古代富可敌国的商贾很多,但是权倾天下的商人只有吕不韦寥寥数人。

        一是重农抑商,在大明虽然农民和商人都是民户。但在元朝包税制的例子后,朱元璋歧视商人不准他们穿戴绫罗绸缎。

        二是社会地位低,‘有道是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再有钱的商人也要接受当地哪怕最低的九品县主簿的盘剥。

        但是官本位的封建社会下,有一个群体却不在此列,他们称为‘儒商’,以举人和致仕官员为主,有丰富的人脉和享受免税特权。

        他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亲王,名义上掌管锦衣卫和五军都督府。

        于是他说出了唯一顾虑:“这京城毕竟在天子脚下,我爹生性多疑的性子怎可能允许有人行财阀之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