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朝桓帝和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开始,再到唐宪宗到唐宣宗三代人的“牛李党争”,最后是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新党与旧党之争。
党派这个词语,常常会和结党营私这个贬义词联系在了一起。
在冯诚的眼中,结党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
因为淮西勋贵的本质就是一个乡党,以来自同一个地域的同乡联合在了一起,有着共同的政治诉求的松散政党。
朱樉看出了冯诚的想法,他笑着解释:“孔夫子曾说过小人党而不群,君子群而不党。党派的本质就是共同利益的结合,在我看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既然小人都可以为了私利的结党营私。而我等君子结党成群又有何不可呢?”
朱樉慎重考虑了再三没有去接过李善长的衣钵,去当淮西勋贵的领头人。就是因为淮西集团本质上就是一个乡党,乡党来自于单一的地域,排他性很强。像刘伯温、汪广洋还有傅友德这些人都多多少少受到过淮西集团的排挤。
刘伯温更是在洪武帝朱元璋的授意之下成立了一个浙东党,与李善长领导的淮西党打了很多年的擂台。
淮西勋贵组成的乡党,因为地域性的狭隘,乡党迟早都会有消亡的一天。
朱樉的话,让冯诚眼前一亮。
“二哥,一年几两银子的会费对于我们这些公侯世家来说不过是洒洒水的事儿。就是换作了富贵人家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唯独穷苦人家要掏出这三两银子,可能会比登天还难。”
冯诚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朱樉听懂了。冯诚的意思是要告诉朱樉,这每年三两银子的会费就等于把平民百姓这些普通人拒之于门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