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元末明初的江南文人榜上,写下两本四大名著的施耐庵和罗贯中师徒,可是在江南文坛排不上号。
同时期的高启仅凭三十多岁的年纪能够打败这么多位在世的文坛泰斗,登上江南文坛的盟主宝座。
可见高启的这个天下第一含金量有多高了,不说还好,朱樉是越说越感到后悔。
朱樉现在那个后悔,恨不得立马带兵杀回南京去抽朱元璋两个大比兜。
要是高启还好好活着,将来要是让他动笔起草他的登基诏书可不比方孝孺之流的要强上千百倍啊?
作为“建文三傻”之首的方孝孺,朱樉是打从心里瞧不上他。
朱樉在心中默默为远在京城的刘伯温加油打气,“老刘头,现在明初三大才子就剩下你一根独苗了,你可要加把劲活到九十九啊。我将来的登基诏书可就落在你身上了。”
……
此时此刻,远在京城的刘伯温正在刘府的书房内,全神贯注的整理着他的文集。
刘伯温仿佛有感应一般,打了一个长长的喷嚏。
“阿……嚏,是谁在背后念叨老夫的名讳?”
一名长身玉立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他的长相跟刘伯温有七八分相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