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东城的应天府衙,衙门内灯火通明,一片忙碌的景象。
刚刚升任为京城府尹的道同,正端坐在后衙的官廨内,专注地处理着各种公务。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道同抬起头,看见新来的推官高守礼正抱着一堆卷宗,缓缓地朝他走来。
高守礼走到案几边上,小心翼翼地将手上的卷宗轻轻放在桌上,然后恭敬地说道:“大人,这是刑房今日送来的公文,里面是从京畿各个县衙抄录来的卷宗。”
应天府作为大明的京都,其管辖范围相当广泛,下辖着八个县,分别是上元县、江宁县、句容县、溧阳县、溧水县、高淳县、江浦县和六合县。
这八个县加起来,人口多达上百万之众。
而且,京城里还居住着众多的达官显贵,这些人家中眷养的奴仆数量更是惊人,每家每户少说也有上百人。
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应天府的政务异常繁重。
这些奴仆们出身豪门,仗着主人的权势,平日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
然而,自从老百姓们听说京城来了一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道青天后,京畿各地的百姓们都纷纷将状纸递交到了县衙里,希望这位道大人能够为他们伸张正义、洗雪冤屈。
道同放下手中的公文,将各地县衙送来的卷宗整理了一下,并特意把它们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他端坐在公案前,神情严肃,正襟危坐。
这时,道同看到了站在一旁的高守礼,于是站起身来,面带微笑地朝着他拱手作揖,说道:“高推官,一路辛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