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外一半,则是由眼前这位十几岁就嫁为人妇的小妹所带来的。
想到这里,郭英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说道:“你妹啊,你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只要是二哥我能办到的,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含糊!”
然而,当郭宁莲想到皇帝提出的要求是如此的龌龊不堪时,她作为一个妇人,在兄长面前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经过再三的犹豫和思考,郭宁莲最终还是决定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来旁敲侧击。
于是,郭宁莲小心翼翼地开口道:“二哥,我想问问,月怀她现在还没有许配人家吧?”
郭月怀正是郭英的二女儿,听到小妹突然提起自己的女儿,郭英一开始还以为这只是妹妹在闲聊家常,毕竟一个姑姑关心侄女的婚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郭英面带微笑地回答道:“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济宁卫的世袭指挥使戈预与我可是情同手足的至交好友呢!他上个月刚刚回京,就迫不及待地拎着礼物登门拜访了。”
郭英顿了顿,接着说道:“他家的大儿子戈某,那可是个能文能武的青年才俊啊!而且年龄和我们家的月怀相仿,可谓是天作之合。
更巧的是,济宁府正好是大外甥的封地。
父亲和大哥都对这门亲事非常满意,已经点头应允了,让戈某来做我们郭家的乘龙快婿。”
郭宁莲心里很清楚,郭英口中的大外甥,正是她的儿子鲁王朱檀。
她明白,这桩婚事背后的意义远不止是开国勋贵之间的联姻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为她的儿子鲁王就藩济宁府铺平道路,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