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这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不仅担任着翰林院学士承旨和知制诰的重要职务,更因其才学出众而成为太子朱标和方孝孺的导师。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早在洪武十年,宋濂便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回归故里。
当时,蜀王朱椿年仅六岁,尚未到出阁读书的年龄。
尽管如此,宋濂依然被尊称为蜀王的老师。
但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挂名的“西席先生”,与蜀王之间并无深厚的师徒情谊。
毕竟,蜀王朱椿在老朱家向来以胆小怕事著称,他又怎会冒险去得罪那位威严的老头子,偷偷迎回宋濂的尸骨呢?
朱樉暗自思忖着,蜀王如此行事,必定与他的太子大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于是朱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看似毫不在意的笑容,然后大度地摆了摆手,缓声道:“老哥言重啦!
宋学士可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啊,他的才华横溢,诗文更是冠绝天下,无人能及。
天下之人,又有谁不仰慕他的文采呢?”
朱樉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若是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得以瞻仰宋学士的遗容,恐怕,我做梦都会笑醒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