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综合其他 > 祸害大明 >
        瞿郁远远地望去,只见瞿陶的身后还跟着黑压压的一群人,人数似乎比他带去的五百人还要多。

        瞿郁见状,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指着瞿陶身后的那群人,高声问道:“二弟,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

        瞿陶听到兄长的询问,连忙指着领头的一名官员,大声回答道:“大哥,这位是合江县令,吕知县。

        是他跟小弟说今晚有叛军的细作混进了城中,这些人就是吕知县招募的本地乡勇。

        合江现在没有官军驻守,叛军趁机混入城中,杀人放火,还顺手烧掉了城内的四个粮仓。”

        洪武三年,皇帝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命令大明的各个州县,由当地官府出资运钞购买粮食,并在县城和州府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设立四个粮仓,这些粮仓专门用于赈济灾荒。

        这便是著名的“储粮备荒”制度,它逐渐演变成了明清时期的常平仓体系。

        常平仓体系的初衷是在灾荒年头,官府可以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抚恤流民;而在丰收年间,官府则可以通过出售粮仓中的粮食来平抑粮价,防止出现“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的情况。

        这样一来,无论是战争还是灾荒时期,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