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耳热之际,一个苗人壮汉突然站了起来,满脸愁容地向李文忠抱怨道:“唉,想当年,杨老令公还在世的时候,咱们苗人每年只需要向土司衙门交一道秋粮就可以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着头,“可如今呢,不仅要交秋粮,还要交夏粮,这负担实在是太重了!”
旁边的人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有人接着说道:“是啊,照这样下去,再过几年,恐怕连我们留着春耕的种子都要全部交给土司大人了!”
众人议论纷纷,都对当前的状况表示不满和忧虑。
那位苗家壮汉姓解,身材魁梧,肌肉结实,是青山寨一支熟苗部落的头领。他的声音洪亮,带着苗家特有的口音,让人一听就知道他是个豪爽的人。
他口中的杨老令公,可不是一般人,正是上一任播州宣慰使、亚中大夫杨铿。
按照大明官制,亚中大夫是从三品的文官散阶,这可是相当高的官职了。
在唐宋时期,三品官已经可以进入宰相的序列,可见前任土司杨铿,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然而,这位姓解的头人一开始抱怨,就像开了一个口子,那些对现任土司杨明不满的部落首领和头人们,也纷纷开始发起了牢骚。
“对啊,咱们山寨连储备的冬粮都交上去了,还得拉下脸去跟人借粮过冬!”一个头人愤愤不平地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