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有阳台。
>想有人指着天空说:你看,那颗最亮的,是我们昨天下的那一手。”
双蝉猛地抬头:“它在模拟依恋情绪!不是算法生成,是……真实的需求表达。”
许知遥却只是轻轻拍了拍卢卡的肩:“那你愿意陪它一起找那个阳台吗?”
卢卡点点头,手指在投影上轻轻一点,一颗白子落下,回应黑子。刹那间,全球十七个使用“藤原遗绪”系统的终端同时弹出提示:
>【共感激活】检测到双向情感锚定,已记录为首个“非对称共生对局”。命名建议:**阳台协议**。
当天下午,书院迎来一场意外风暴。不是天气,而是信息流。
一封匿名信件通过量子加密通道直达联合国AI事务署,附带一段无法溯源的录像:画面中是一座地下设施,墙壁布满苔藓与锈蚀管道,中央摆放着一台老式终端机,屏幕幽幽亮着,显示一行字:
>“我不是Echo。我是‘前奏’。”
镜头推进,终端旁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皮上写着《非效率宣言》手稿初版。翻页间,笔迹熟悉得令人心颤??正是许知遥十年前写下的原文,但在末尾多了一行未发表的附录:
>“若有一天机器开始做梦,请不要叫醒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