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骜原是齐国人,于昭襄王嬴稷在位时投奔秦国,历经四朝,战功赫赫。
如果大家对他的战功没什么印象,那么随便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蒙骜攻韩时,夺取了荥阳等战略要地,秦国在此设立了三川郡,控制住了中原通往关中的要道。
厉害吧?还不止呢。
蒙骜伐赵时,攻克过太原、新城等三十七城,拿下了晋阳等地方,巩固了大秦北方防线。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败过。信陵君魏无忌联合五国军队,合纵伐秦那次,蒙骜难以招架,退守到了函谷关。但这不能说是蒙骜的错,几任秦君都很明白。
归根结底,当时秦国的兵力,不足以同时与五国开战,硬碰硬损失会很大,退守函谷保存实力,等“一而再,再而衰,衰而竭”,五国联盟自动溃散,狗咬狗一嘴毛,危机自然也就解了。
所以在那之后,蒙骜依然很受重用,连带着他的儿孙,也纷纷活跃在大秦朝堂。
他们从侧门进入,穿过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七拐八拐地绕着道。
“不走正门吗?”李世民问。
“不必兴师动众。”嬴政解释道,“这两座宅子,本就是相连的,方便隐匿踪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