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对阵,据推算是在第一次对阵的约五十年後,时间不凑巧得很,林楚江这一辈二十岁遇第一次对阵,太年轻,但第二次对阵已是古稀之年,怎可能全都还在?因此对下一代的挖掘、栽培箭在弦上。甚而至於,下下代。

        宋人发现了对阵的重要,吃败的金人自然也不笨,完颜雍之子完颜永琏,既有着一统天下之心,自要以完颜亮时代的这次对阵为教训。於是他从平定契丹叛乱後就开始整合高手堂,亦在大定十七年前後挑选了後辈之才,藏匿於南北前十、控弦庄、十二元神等高手堂麾下,包括乣军、护各类高手,分散在金宋、金夏边境以及北疆。

        下一次对阵是属於他们年轻人的,但不代表老一辈就没有用。整合高手堂,收拢降金高手,成立捞月教等组织,终极原因就是为了去分化或暗杀南宋之入阵人物。而到薛焕、轩辕九烨长大受命之後,对阵分工更加明确:薛焕负责销毁南宋阵中之轮回剑等神器宝物,而轩辕九烨则承担构阵使命。

        这一点,却是金人策划得b宋人高明。事实上宋人完全被短刀谷长达三十余年的官军义军斗争所误,在明昌元年前後林楚江已自顾不暇哪里还止得了武林前五十的分崩离析。也许林楚江不该将武林前五十明码放在那里等金人杀,但经过了陇南之役後衰弱的义军不靠这个明码靠什麽去震慑苏降雪?政务误军务的例子,早已经不胜枚举了。

        以至於林楚江Si後,承安元年,金宋江湖都已公认南宋只剩下“三足鼎立”与“九分天下”,凋零至此,难怪薛无情会在长江畔讽出一句“气数已尽,萧萧败叶”。

        承安二年徐辕的云雾山b武,实质也不过是为了抗衡短刀谷官军而设,根本不可能威胁到金朝的对阵来,当此时轩辕九烨的阵基本都已构完独缺一刀,但南宋江湖还这般荒芜,金人们都是如释重负,只道金方赢定了下次对阵。却没想到南宋的转机全部出现在这一年。

        究竟是谁的策划更高明?林楚江他们的重心,明明在这里啊!这种陡然间从荒芜到鼎盛,到底是林阡的出现带给南宋江湖的,还是林楚江他们早先就想好的?明码放了第一代的武林前五十威慑苏降雪,暗中却在等第二代的武林前五十对抗完颜永涟?!因为第二次对阵的时间摆在那里,肖逝和独孤清绝,五十岁和三十岁一样都是武功最高的阶段。

        金宋的优劣逆转,自此拉开帷幕,也是从承安年间徒禅勇才听说的这个林阡,泰和年间就已经如雷贯耳,不同於金方“杀南宋前人以慑後辈”,南宋竟是以他林阡“灭尽金朝之後辈以震前人”!迄今,南北前十已Si一半,控弦庄全军覆灭,十二元神苟延残喘……这也使徒禅勇看着林阡的第一刻就会想到“对阵的事该怎麽办”。

        所以,虽说是被h掴以邵鸿渊激将才来当绊绳的,但徒禅勇看到林阡时,一失神就将那些给忘了、尹若儒也暂且抛诸脑後,只觉得,自己好像是来完成一个异常重要的使命的,跟战场有关,但更加与武界有关,跟某个人的嘱托有关——

        “徒禅将军,只要能够将他除去,不仅可以赢这一战,更还能为对阵减去阻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声音在耳边隐约,想倾听却又飘远。徒禅勇下意识转过脸去,没有人在,可肩膀好像还温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