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聪在一旁补充道:“大哥作为环球集团的老板,哪怕是属下浪费一章白纸,他也会这是不可取的事情。”

        会议室里的人,顿时佩服起来。

        总工程师仍在犹豫:“改装烟囱会改变船舶重心,稳性测试要重做,至少增加两个月工期。”

        “我希望明年上半年开始陆续下水,12月前要全部下水。当然,我不会在你们一家造船厂造,反正你们日本造船技术是由政府在主导、”陈光良语气坚定,“我们急需更多的运力”

        这话让日方代表们交换起眼神。渡边社长最终拍板:“我们接受这项改造,但要派工程师去住友金属驻场监工。”

        走出谈判室时,陈光聪终于忍不住:“大哥,300万吨运力,相当于香港商船队的三成。就算石油需求再涨,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啊。”海风吹乱他的头发,远处的龙门吊正在吊装钢板,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陈光良望着海平面,那里隐约能看到进出港的油轮剪影:“如果苏伊士运河突然关闭呢?”

        陈光聪愣住了。这条连接欧亚的黄金水道,此刻正通航无阻,每年有近万艘船从这里经过。“不可能吧?去年才刚完成拓宽工程……”

        “没有什么不可能。”陈光良从公文包抽出一份情报,那是环球航运驻开罗办事处发来的密电,“纳赛尔政府和以色列的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一旦开战,运河必定封锁。到时候,从波斯湾到欧洲的油轮,要多绕好望角6000海里,运费至少涨三倍以上,而且这一次未必会只关一年。”

        陈光聪的手指猛地攥紧了公文包。他忽然明白,大哥要的不是简单的运力扩张,而是一场对未来航运格局的豪赌。15艘VLCC看似庞大,但若运河关闭,这些巨轮将成为打通全球石油航线的关键棋子。

        “可……这消息靠谱吗?”他仍有些犹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