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薇见林杰、陈逸森都默然无语,说道:“新鸿臣的合并,香港很多财经媒体是困惑不解的:从内地饮料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南亭集团目前在内地饮料行业已经具备的地位,萧良在这次新鸿臣的合并里面,将持股大幅度降低到10%左右,而换取八十亿的现金,其实是相当吃亏的。新鸿臣市值已经涨到五百亿港元了,单此来说,萧良就没有将他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这还没有考虑到新鸿臣市值有突破千亿的可能。不过,现在看来,却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解释,就是萧良并不在乎个人资产的一时之多寡,而是想着尽早尽快的将资金套现出来,用于技术以及工艺体系的发展,而哪怕这些成果,也并不是他一个人所享有……”

        “应该可以这么说吧。”林杰微微抿着嘴,说道。

        郑仲湘脸色有些阴,看向袁可飞、林杰、陈逸森以及周培薇,问道:

        “我们从朱鹮电子及爱立信手里,接过完整成熟的手机制造工厂,自研产品目前也做到国产手机第一,然后还成功参与到跟新荣公司的合作里去,立下远大目标,要做数字手机第一流的OEM服务、制造。为此,我们还成功说服董事会,同意两年内再为星视通讯电子新增三亿美元的生产及研发投入,甚至还说服董事会同意将笔记本制造业务合并到宏亚科技。结果,现在得出结论了,如果不进一步大幅提高研发经费,未来在OEM领域,还是不具备跟去年上半年才仓促决定转型做手机OEM的鸿盈科技竞争的可能?”

        “数字手机的迭代有加速的趋势,哪怕仅仅是位于产业链的最下游,技术更新也是日新月益——之前的优势只能算是一时,现在已经管不到两年了,”

        不管郑仲湘爱不爱听,袁可飞都如实说道,

        “虽然鸿盈科技目前主要承担中低端手机产品的OEM代工,但据我了解,蜗巢科技跟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在开展一项合作,就是参与到一部分新品预研中去,也就在这些手机厂商开发新品的同时,蜗巢科技-鸿盈科技同步开展下游制造工艺的开发,帮助这些手机厂商大幅提高新品推出的速度。而想做到这一步,研发经费的消耗是极其恐怖的,却又不可否认,对蜗巢科技-鸿盈科技的技术积累及提升,也是极其恐怖的。星源敢这么做,无非是除了现有的资金储备外,还将从新鸿臣的合并里,陆续获得总计八十亿的现金补充。”

        周培薇、林杰都明白袁可飞的意思了:

        星视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要仿效星源的发展模式,前期如此恐怖的超额研发开支,倘若都列到上市公司星视电讯的成本之中,也就是说仅星视通讯电子一家子公司,每年就要额外吃掉星视电讯十几亿的净利润(未来可能会更多),董事会以及中小股东会不会炸锅?

        电讯集团的管理层会不会炸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