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有不少损失惨烈的投资者急于套现离场,压制了星视电讯的股价表现,但星视电讯市值最终站稳在一千两百亿港元以上,期间还一度上冲一千五百亿港元,在如今科技股依旧惨淡的市况下,可以说是相当难得了。
这也给了郑仲湘以及其他投资人很大的信心,星视电讯内部的矛盾也得到缓解。
鉴于晶辰微电子的出色表现,以及星视通讯电子自身品牌也于第一季度成功实现盈利,星视电讯新一期的董事会议,也最终通过加强芯片、通信及消费电子技术研发投入的决议。
虽然过去这几年星视电讯在通信及消费电子业务累计投资超过一百四五十亿之巨,但主要还是资产项的投资。
比如收购手机合资工厂,收购星视科技园,都是收购现成的资产;出资入主星视恩益,也是推动八英寸晶圆制程线的建设;出资参与对宏亚科技的持股,主要也是支持宏亚科技发展自有品牌,进行产能建设。
去年新荣公司成立以来,星视对星视通讯电子追加十亿的注资,也是用于OEM的产能扩张。
星视这几年真正流向技术开发的投资,占比还是相对低的。
注资晶辰微电子等公司,推动一系列芯片的设计开发算是星视最重头的技术投资,但总的投资规模也不足十亿港元。
星视通讯电子最为核心的手机产品技术研发,在袁可飞等人的极力争取下,年预算也不到两亿港元。
星视在秣陵成立的科创投资基金,扶持上游供应链科技企业发展,但截止目前投入还不到两亿港元;相比盈投控股同期成立的同类型科创投资基金,短短三年时间,投出的总资金规模即将突破二十亿港元,确实令他们相形见绌太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