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脸色铁青,牙关紧咬。他太理解权力的无情和猜忌的可怕,但如此颠倒黑白的怨恨,依旧让他感到齿冷。
第二重绞索:奸佞的毒牙。
画面聚焦到两张得意而阴险的面孔——复辟功臣石亨与徐有贞。他们在朱祁镇耳边,如同吐着信子的毒蛇,低声密语,添油加醋:
“陛下!于谦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景泰帝病重之时,他欲立何人?非陛下也!乃是欲迎立远在襄阳的襄王朱瞻墡啊!”
“正是!他手握兵权,党羽遍布朝野,若非臣等见机得快,抢先发动‘夺门’,此刻坐在这龙椅上的,怕是襄王了!于谦此贼,不除不足以定天下!”
天幕清晰地映出朱祁镇眼中被点燃的熊熊怒火和深深忌惮!他对石亨、徐有贞的“拥立之功”深信不疑,对于谦的“旧恨”加上这致命的“新仇”,杀心已炽!
第226章被杀的功臣于谦
画面一转,是朱祁镇复位后,看到襄王朱瞻墡早前请求立朱见深(朱祁镇长子)为太子、善待朱祁镇的奏疏时,那瞬间的错愕与一丝懊悔。然而,迟了!屠刀已落!
“无耻之尤!”太子朱标气得浑身发抖,他平生最恨这等构陷忠良的小人,“石亨、徐有贞!奸佞小人!该杀!该千刀万剐!”他温厚的脸上,第一次迸发出如此强烈的杀意。
徐达闭了闭眼,长叹一声:“谗言如刀,杀人不见血。君王偏听偏信,忠良万劫不复……”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历史轮回的悲剧。
第三重绞索:皇权合法性的冰冷祭品。
天幕的画面变得抽象而沉重,象征着皇权的玉玺与染血的屠刀交替闪现。旁白的声音带着一种洞穿历史的悲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